主持人李艾在《新生日记》里,曾说过这样一番话,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:

“我认为一个女人最重要的决定不是找什么工作,不是去哪里生活,也不是嫁什么样的男人,而是给孩子找什么样的爸爸。”
工作可以换、地方可以换、老公都可以换,但是给孩子找什么样的爸爸,确实是无法改变的。在选择一个男人作为结婚对象的时候,不仅要考虑爱情,也要考虑一个男人胜任父亲的能力。
那么,什么样的男人才是好父亲呢?很多男士可能是以下答案:
我以为,只要我养家糊口、保护家庭、保持忠诚,妻子和孩子们就自然会知道我爱他们。
事实上你可能只在好丈夫、好父亲的道路上只迈出了第一步。
一个男人的成功并不是刻板化的。正如《美丽人生》的主人基度,他贫穷、平凡、甚至有点神经质,与成功人士相差甚远,但他却是全世界人们心中,当之无愧的好男人。

集中营里的“美丽人生”
和许多适龄女性一样,多拉有一个“无趣但正确”的未婚夫,在一次偶遇中,多拉在谷仓遇到了一个从乡下来的普通青年,第一次偶遇,就称多拉为“公主”,并把自己当做落难的王子。

为了引起多拉的注意,基度去冒充来学校视察的人员。他站在桌子上跳舞,只为博美人一笑。和其他严肃的成年人相比,他像个成人世界的小丑。
看上去实在太不靠谱了!
奇怪的是,多拉却抛弃了一切,嫁给了脑洞清奇、热情似火的基多,然而幸福的生活并不长久,在儿子乔舒亚五岁生日的那天,基度一家被纳粹抓走,送往犹太人集中营。

试问下自己,如果你是基度,会怎么保护好妻子和儿子?
告诉儿子不许哭,不许闹,听自己的话就能安全活下来?告诉妻子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等待军队的解救?
这对任何人来说,都是件非常绝望的事。基度面对极致的苦难,却用一个男人最极致的浪漫,给了他们希望——他告诉儿子,这里正在进行着一场“积分游戏”。

谁最先赢得1000分,谁就有坦克。一旦违反以下3条,积分就会被扣光:
● 如果你哭。
● 如果你想要见妈妈。
● 如果你饿了,想要吃点心!
毒气室被他说成了浴室,尽管有的人去了回不来。
劳作无比残酷,他却兴奋地跟儿子炫耀:我今天得了48分。
于是,冰冷的监狱,凶狠的士兵……在儿子眼中都成了一场积分的游戏。
为了安慰妻子,在路过集中营广播室时,基度冒着危险在广播里呼喊妻子的名字,在这样绝望的环境里,他依旧记得称呼自己妻子为“公主”。

他趁着在餐厅做侍者的机会,为妻子播放了《船歌》,这首曾经响在他们定情之夜的歌曲,安慰了妻子的心。
直至纳粹战败,盟军到来的前一夜,纳粹决定清除集中营里所有的犹太人。
这也是基度生命的最后一晚。
基度将儿子藏在垃圾箱里,想去找寻妻子,然而却迎面碰上了巡逻的纳粹,他知道儿子正从箱子的缝隙里看着自己,于是他装出一副滑稽的样子,惹得儿子笑出声来。
他在生命最后一刻也让儿子相信这是一个游戏,不要害怕……砰,枪响了,儿子脑子里留下的,是父亲最后的滑稽模样。


第二天清晨,盟军终于来了!坦克开进来,儿子钻出铁箱说,“哇,一辆真的坦克,这就是奖品!”

很多人看到儿子的笑容都流下了眼泪。
儿子与妻子终于在阳光下团聚,儿子兴奋地告诉母亲:妈妈,我们赢了!

在这一场浩劫当中,他们赢了,因为,他们有一个英雄的丈夫与父亲。
枪炮、炸药、毒气、死亡、饥饿,这些东西看似强大,但最后的胜利者,却属于一个强大的父亲。

如何把你的“强大”,传承下去?
在没有战乱的今天,我们如何做父亲?
网上有这样一张图,有人将其取名为“父爱”。

这个画面感动了很多人,因为它暗喻了一个经典的父子关系——父亲对子女的“庇佑”。
一个男人极致的浪漫,不只是保护,而是托举——渴望孩子能走得更远,希望妻子在有生之年,都能衣食无忧。
然而,在现实生活中,这份“托举”的发力点却各不相同。
举两个父亲的例子:
第一个父亲,是从北漂到小有成就的父亲。
他每天跟7岁的儿子这样说,“你的一切都靠自己,将来我什么都不会给你!”
他说他的一切都是自己打拼来的,他儿子的人生也要学着自己打拼。
这让我想起雄狮在训练幼狮时,总是一遍遍的将小狮子推落山崖,再让它自己努力向上爬。
第二个父亲,是创一代的企业家。
每天他看着儿子,最大的心情是担忧和焦虑。
而他才二十出头的儿子,每天都战战兢兢地混在一堆四五十岁的老男人群里,那些男人都是公司的股东高层或者重要合作伙伴。
他在为接班做准备,但是处处感到这些人的不信任在碾压他。
而我,却在第一个父亲中看到了“落后就要毁灭”的自我映射,在而第二个父亲中看到了他对自己处境的彷徨。
被强制生长的孩子,可能会适应社会,但他可能终身都面临着“惶恐”和“自我怀疑”。我们是如此辛苦,为何还要将辛苦传递给孩子?
好父亲,是为孩子撑起一片天,而不是过早把残酷植入给他们。

家族信托为家撑起一片天,直至永远
世界上所有的父亲,都想用自己最大的力量,把家庭乃至家族置于自己的保护之下,这是天性,是人性的光辉。
一位成功的父亲,势必有很多东西需要传承,这不仅仅是物质上的,还有精神上的。在传承上,西方有百年经验,值得我们借鉴:
●洛克菲勒家族,传承六代,至今有240多位家族成员,无一人争产,家中名流辈出,始终和谐繁荣。
●罗斯柴尔德家族,传承200多年,号称拥有50万亿美元,2008年金融危机都几乎没影响到他们的财富。
●戴安娜王妃,虽然芳华早逝,但依旧没有“缺席”查理与哈利王子的婚礼,为王妃们送上了自己的“传家宝”,并让自己 1200 多万英镑的财富,产生了1000多万英镑的收益,让后代衣食无忧。
他们共同的传承秘密,就是家族信托。
西方比中国更早的踏入“富裕社会”,也更早的思考起了传承的意义。这对于当下中国创一代普遍面临的“传承”问题提供了非常好的参考经验。
家族信托,对于个人、家族乃至企业的传承,都有系统的“支撑功能”。

对比遗嘱与保险这两类国内常见的传承工具,家族信托的功能更为丰富,能做到更好的补全。

当你已经明确了孩子未来的成长框架,安排好了财富的分配,隔离了债务与婚姻的风险,甚至像戴安娜王妃那样,仅凭家族信托的收益就能让孩子富足一代、二代,直至永远,甚至将家训、公益写入传承框架……那时,你才会感受到自己是真的护住了这个家。
基度的儿子,用父亲传承给他的精神财富拥有了一个美丽的人生;没有战乱的今天,家族信托,成为了一个男人留给家庭的终极浪漫。
近期《美丽人生》这部意大利的经典老片在院线再度上映了,有时间可以去看看这位一无所有、身陷囹圄的父亲,是怎么用强大的内心给了家人美丽的一生。
在你心中,真正的男人是什么样的?父亲给你带来了什么影响?欢迎留言。